2013年8月14日星期三

印度IT人凭什么桀骜国际科技巨头

大名鼎鼎的印度理工学院(IIT)的毕业生们,在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IIT的历届校友中,包含了沃达丰的首席执行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贝尔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天体物理学中褐矮星的发现者,当然还有不计其数在硅谷创业的人们。
我们都很熟悉的,2011年大热的印度影片《三傻大闹宝莱坞》中虚拟的皇家理工学院,其原型就是印度理工学院。这所学校,以优秀毕业生和“修道士一般的制度”著称,每年从几十万考生中选拔优秀人才进行培养;每年为印度的软件业输送大批人才,不过最终众多毕业生都飞向了美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硅谷就聚集着大批印度理工毕业生。
印度IT人凭什么桀骜国际科技巨头
《三傻大闹宝莱坞中》中印度皇家理工学院里的男主角片段
这些离开印度、怀揣抱负的毕业生,在澳大利亚落地生根后,在创造成绩和财富的同时,也面临着来自整个国家环境的困惑。特约驻澳大利亚记者Peter Cai对生活在澳洲的IIT毕业生生存现状,进行了观察和报道,通过这里ITT毕业生们的近身观察,也通过对澳洲国家科技环境窘境的反思,我们却也依稀看到了中国国情的影子。
印度IT人凭什么桀骜国际科技巨头
印度理工学院校园里的海报
Marlene Kanga在孟买参加国际著名的印度理工学院(IIT)入学考试,还是在四十年前。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2万名满怀希望的应试者中,仅有200位幸运儿脱颖而出,她就是其中之一。
IIT联合入学考试是世界上最为严格的考试之一,每年都有超过50万的印度中学毕业生参加,争夺仅有的5000个名额。一旦考上了,将被认为是极大的荣誉。更重要的是,这意味着你在全世界第二大的人口大国中,得到了一张脱离贫困的车票
Kanga,现担任澳大利亚工程师学会(Engineers Australia)主席,是数千名IIT的毕业生之一;而IIT毕业生拥有一个更为知名的称谓:IITians,并且在各自所从事的职业中取得了杰出成就
印度IT人凭什么桀骜国际科技巨头
Primus公司负责人Ravi Bhatia
成绩说话:造就全球影响力
从硅谷到金融重镇纽约和伦敦,他们中叱咤企业界的领袖和风云人物比比皆是。如今,身在澳大利亚的IIT毕业生们也开始在工程界、学术界和农商企业中崭露头角。
Dhiren Kulkarni如今是圣乔治银行(St. George's Bank)的首席信息官。而互联网服务供应商Primus公司(后被M2电信公司收购)负责人,正是同样毕业于IIT的企业家Ravi Bhatia。
一些跨国IT企业,如太阳微系统公司(Sun Microsystems)和印孚瑟斯(Infosys)都拥有一些著名的IIT毕业生。在微软、英特尔、思科和Google这样行业领头公司中,他们的影响也已经深入到管理层。
印度IT人凭什么桀骜国际科技巨头
Vinod Khosla:太阳微系统公司联合创始人
Vinod Khosla是一位掌握亿万资产的风险投资家,也是太阳微系统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他对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说,“我还真想不出有哪个主要领域还没有IIT培养的工程师——他们都在其中扮演领导角色。”
沃伦·巴菲特也雇佣了一位名叫Ajit Jain的IIT毕业生,负责管理他的投资帝国——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 Insurance Group);世界最大电信公司沃达丰(Vodafone)的前任全球总经理也出自这一工程学院。
IIT的毕业生还领导着世界上一些最具影响力的研究和教育机构,如贝尔实验室、哈佛商学院等。
IIT仅仅创建于60多年前,时值印度脱离英国管制获得独立之时,相比短暂的历史,IIT所取得的成绩是非同凡响的。美国国会甚至还在2005年通过了一项决议,以表彰IIT的毕业生,“在美国IIT毕业生,在各行各业为社会做出了有价值和意义重大的贡献。”
印度IT人凭什么桀骜国际科技巨头
Marlene Kanga获得了新加坡永久居住权
被跨国争抢的ITT人才
尽管IIT的毕业生在国际上(特别是在美国)取得了瞩目的成功,但在澳大利亚,这个精英工程学校却不太为人知晓。住在墨尔本的Deepak Saxena是一位印度裔企业家,同样毕业于IIT。他说,几乎没有多少本地的高级管理人员听说过这所学院。
“如果你问一下美国最主要的100个CEO,‘你听过IIT吗’,我打赌其中95%至99%的人会回答是”,他说道。“我敢向你保证,如果你去问澳大利亚排行前一百的CEO,如果有超过五个人说知道这个学院,就会让我很吃惊。”面对询问,他显得颇为失落。
据不完全范围的询问,在中国也鲜有人听说过这所学院,当然也很少IIT毕业生们愿意来中国。
Kanga是首位印度出生的澳大利亚工程师学会主席,她认为,人们也许不会自动地将印度同高水平的工程教育联系在一起。“人们就直接认为你来自一个村庄”,她说道。
就在IITian们为获得澳洲本土的认同感而奋斗时,海外的猎头和政府却正在引诱他们。新加坡政府就设定了一个目标,称每年要至少吸引100名该学院的毕业生。Kanga说,仅是因为她的学院学位,新加坡就向她提供了永久居住权,移民官员甚至还完成了所有的表格。
萨克西纳还在岛国澳大利亚为一家跨国公司卖命时,他已经拿到了新加坡的永久居住权和公民身份。一位新加坡的官员告诉他说,对新加坡政府来说,他的IIT毕业证书是很有吸引力的。“你知道吗,除了人力资本,我们没有任何资源。我们需要像你这样的人来为我们的社会做贡献。”这位官员如是说。
萨克西纳负责运营澳大利亚的一个价值1.5亿澳元的食品和生物能源企业,他说,IIT在这里的默默无闻,不仅反映出他们对这所学院缺乏了解,也反映出这个国家对知识资本的消极态度。
“澳大利亚并不重视知识资本。在学校教育系统中就是如此——在这里成绩平平没什么坏处”,他说道,并且提出,对澳大利亚来说最迫切的问题是“如何识别出优秀与僵化的头脑”(对于中国又何尝不是......)。
为什么去美国?因为人家奖励创新
Rakesh Aggarwal也曾就读于IIT,曾经带领一个被遗弃的乳品工厂发展成为一个年产值1亿澳元的出口企业。他的亲身体会是,澳大利亚缺乏有活力的风投资本,这让创新变得困难。“银行只是根据资本状况提供借贷服务,而在美国,你凭借商业概念就能获得资金”,他说。
对一些在世界上最受追捧的工程师缺乏认可,这指向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即澳大利亚在科学和工程领域的衰退。高中学生学习科学和数学课程的人数正在下降,导致了大学内科学和工程学位的注册人数下降。据公开资料也显示,在经合组织(OECD)衡量某国培养科学和工程专业毕业生数量的排名表中,澳大利亚也几乎垫底。
Kanga最近就碰到了一个很聪明的女孩。可惜,这个女孩已经决定在高中考试中放弃数学这一科目的学分(仅有1个学分)了。这种做法加深了Kanga的忧虑。这个放在IIT毕业生在全球范围内的待遇来看,不得不说是一种必然。
很多IIT的毕业生都表示,当谈及重视企业家精神、科学和工程时,澳大利亚同美国之间有巨大差距。IIT校友会维多利亚州分会会长、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协会(CSIRO)前主任Raj Rajakumar博士说,他的同学大多数都去了美国。
“他们去了美国,并且抓住了美国愿意提供给他们的机会。企业家精神是美国文化的一部分,他们真正地奖励创新。”他相信,在澳大利亚的IIT毕业生尽管人数不多,但已经做出了重大贡献,能否留住顶尖的人才只是个时间问题。

六成女性不喜欢游戏男

你想知道青年男女最理想的伴侣籍贯吗?小清新与重口味,你更爱谁?肌肉男、胡子男,哪个是你的菜?今年七夕前夕,某调研数据就一系列两性互看话题,对1074位18-45周岁的网民进行了随机访问。结果显示,网民择偶的第一选择是本省份老乡,倘若跨省份求偶,川妹子以13.6%受欢迎程度高居榜首,而北京爷们和上海男人最受女性青睐。
当问及“您最想娶/嫁哪个地区的姑娘/男人”时,54.5%男性和57.7%女性首选与自己家乡省份相同的人。在选择外省人作为理想伴侣的人中,选择南方姑娘和选择北方男人的比率相对高,地理位置偏远的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宁夏、贵州、广西等省区的姑娘和汉子被选中的比例最低。
除去同乡人的吸引,男人最想娶的外省姑娘是哪里人呢?数据显示,川妹子最受青睐。四川籍姑娘以13.6%高居榜首,接下来受欢迎的依次是浙江、江苏和北京的姑娘,重庆籍姑娘成绩也不俗,以8.9%排名第五。
男性方面,拥有“小男人”之称的上海男人与北京老爷们儿并列排在第一位(15.2%)。其中,普通女青年偏爱北京爷们(14.8%),文艺女青年更爱上海老公(13%)。
女挑男
肌肉男?
六成女性表示喜欢男性有肌肉(60.7%),但只有不到一成的女性表示不喜欢(8.7%)。调查显示,收入越高的女性,喜欢男人有肌肉的比例越高(低收入:48.5%,中等收入:53.9%,高收入:67%)。
游戏男?
多数女性明确表示不喜欢打游戏的男人(57.5%),表示喜欢的女性不到一成(8.1%)。令玩游戏男人高兴的是,IT女喜欢打游戏男人的比例(23.7%)明显高于非IT女(5.7%)。
篮球男、足球男?
当问及“是否喜欢打篮球或者踢足球的男人”,表示喜欢的比例接近八成(77.9%)。
胡子男?
近一半女性明确不喜欢有胡子的男人(48.4%),只有不到两成女性表示喜欢(18%)。其中文艺女青年喜欢有胡子男人的比例更高(文艺女:24.4%,普通女:16.7%)。
男选女
美貌VS智慧?
尽管大多男人表示对女人的美貌和智慧喜欢程度相当(70.6%),但也有近两成男人更偏爱女人智慧(17.6%),出人意料的是,表示更偏爱女人美貌的男人仅有一成(10.1%)。对于不同城市男性的调查显示,古城西安(14.8%)和武汉(13.6%)两地男人比其他地区人更偏爱女人的美貌,成都汉子偏爱智慧女人的比例(34%)是京城汉子的三倍多(10.8%)。
长发VS短发?
男性更喜欢长发的女人,这一观点更得到六成多男性认同(62.9%)。另有近三成男性觉得头发长短无所谓(28.1%),而喜欢短发女人的男性只有5.7%。
小清新VS浓重口?
七成多男人表示只喜欢淡妆的女人(72.5%),另外有一成群体对此无所谓,表示浓妆和淡妆都喜欢(9.4%)。有意思的是,重工业企业云集的沈阳,其市民“口味”也最重,只喜欢浓妆女人的比例在所调查的十个城市中最高(7.1%)。

魔声耳机Beats一段恩怨史:被抛弃的Monster!

2月12日,据国外媒体报道,从来没有一款像魔声Beats耳机的产品。这款价格昂贵的彩虹色耳机在美国街头巷尾随处可见。不过,从魔声Beats耳机品牌的创立、到合作、到生产,再到最后的成功,这款耳机的发展史上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有辛酸的创业,有商业间的尔虞我诈,甚至有合作方的反目成仇,这是一个典型的“大卫与哥利亚的故事”

 1)魔声Beats的起源
  制造说唱数码品牌产品的灵感并非来自俱乐部VIP包厢中,也不是坐在迈巴赫跑车中或者在唱片公司的会议室中想出来的。在魔声Beats的“B”标志在全球年轻人中风靡之前,作为中国移民的魔声Beats创始人 Dr. Dre,已开始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开始玩弄自己的音响设备。
  Monster公司推出了魔声耳机Beats,而Monster的创始人则是诺尔•李(Noel Lee)。诺尔•李是一位友好、聪明绝顶的人,留着卡通式的发型,但不幸的是,他却是一名不能正常行走的残疾人,他依靠着一辆镀铬电动车来行走。从1979年开始,诺尔•李就已经制造音响产品。 当他拿到工程专业学位后就开始了自己的音响零部件事业,并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你所听到的音乐并没有达到它最好效果。
  在硅谷潮流的影响下,诺尔•李在他家地下室中开始了自己的事业。他亲自尝试了不同类型的铜线,直到他找到他认为能改善音质的铜线为止。同样在硅谷,诺尔•李创立了一家名为Monster Cable的公司,并开始了商业化运营。在他联手Dr. Dre合作之前,Monster不断尝试吸引音乐爱好者购买一种“优质音质”。“优质音质”是他们想出的营销卖点。诺尔•李表示:“我们重新发明了音响线。” 不过,他的儿子凯文•李(Kevin Lee)则给出了完全不同的描述:“解决任何音质问题。”
  随后,Monster开始进入昂贵HDMI线材和电压保护器领域。几年时间,这些价格昂贵、且并非必需品的产品坏了Monster名声。不过,这也证明了Monster公司制造优质音响设备的能力。
  事实也是如此,音频线如同篮球鞋一样昂贵。当时,世界上只有数百人需要这种最好产品,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他们根本辨别不出来好产品与坏产品之间的区别。但这并不要紧。通过巧妙说服用户和宣传,诺尔•李打造了一个小型的王国。
  不过,那时候Monster所销售的产品只是价格200美元的音频线,对于这家公司来说,他们下一个目标就是音响设备。不过,Monster进入音响设备市场的时间太晚,因为高保真音响时代已经结束。许多人都对电视机声音已经满意,或者他们最多只会购买一个音响。Monster损失惨重。
  既然电视机音响设备走不通,人们头上戴的耳机呢?这绝对是下一个重量级产品。
  诺尔•李开始设计耳机的原型,并派自己的儿子前往洛杉矶,寻求拥有专利的高质量音频格式合作。尽管这种音频格式还从未正式出现过,但对于凯文•李来说,还是值得去尝试的。凯文•李表示:“你会接触到亚瑟小子、玛丽•布莱姬(Mary J. Blige)和U2乐队。” 凯文•李表示,也正是从那时起,Monster的命运出现了转折。
  “有时候,事情会以某种特定方式出现,这就是意外新发现的价值。” 凯文•李笑着说。如果他没有被派往洛杉矶向各路艺人介绍环绕声音乐格式的话,他就永远不会见到唱片公司Interscope的吉米•艾欧文(Jimmy Iovine)。正是这次偶遇诞生了音响产品历史上最好的创意——魔声Beats。
  2)曲折的谈判
  艾欧文绝对是个人才。他曾协助为布鲁斯•斯普林斯汀(Bruce Springsteen)和50 Cent,8 Mile策划唱片。目前,他担任唱片公司Interscope的董事长。
  事实上,在凯文•李前往洛杉矶寻找合作伙伴时,艾欧文和Dr. Dre联系了Monster,并提议“让我们一起生产电子产品吧。” 凯文•李回忆称:“他们过来,就是喜欢我父亲在音频领域方面的技术。”随后,凯文•李和艾欧文一拍而合。艾欧文指出,Interscope最开始喜欢Monster音质,后来就是学习其中的技术。 Monster向艾欧文和Dr. Dre展示了该公司音频技术,并让后者大为震惊。同时,Monster还展示了他们生产打击乐低音的能力,其中包括一款入耳式耳机的原型。
  不过诺尔•李表示, Dr. Dre和艾欧文需要明白为什么音响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当时,他们不知道人们不再购买音响的原因。因为人们已经拥有了超大音响,并经常把他们放在工作室中。为什么不用耳机来取代音响呢?
  Monster为艾欧文和Dr. Dre介绍了一个极具诱惑力的方向——高端耳机。诺尔•李提出:“让我们共同开发一款耳机。”
  跟史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创立苹果不同,他们是基于兴趣爱好,而魔声Beat一开始就是一笔生意。不过,在刚开始的时候, Monster并未展示出它的“过人之处”。更为糟糕的是,那时候Dr. Dre和艾欧文需要找到一些可以赚钱的东西,而非唱片。但是,艾欧文控制着资金安排,这个人堪比乔布斯。但Monster知道,如果可以利用 Dr. Dre在娱乐和体育界积攒的人脉,那么他们就可以将Monster打造成为一家主流公司。他们的设想是对的,但是他们却没有做好准备。在谈判过程中,他们几乎告诉了对方他们所有的商业计划。
  当凯文•李前往洛杉矶去谈判时发现,他除了拥有一张学士学位之外,其他一无所有;他除了有过为父亲打工的经验之外,没有其他任何商业经验。他需要独自面对法务、财务和公司组织方面的问题。很明显,从一开始,尽管两家公司都极力想要达成合作,但主动权还是落在Interscope手上。Monster拥有音频技术,但其他许多公司也同样有。 凯文•李表示:“艾欧文和Interscope营销总监史蒂夫•伯尔曼(Steve Burman)提出了分成要求,但Monster因制造音响已经亏损5000万美元,作为一家小型音频线公司,我们无法接受他们提出的条件。”
  就这样,双方的谈判陷入了僵局。艾欧文带着Dr. Dre和他的娱乐行业选择离开。最后,他们通过一次电话结束了这场谈判:“我们讨厌这样做,我们将与其他人合作。”
  Monster成了孤家寡人。
  3)柳暗花明
  6个月过去了,史蒂夫伯尔曼( Steve Burman)打来电话。Dr. Dre的团队尝试与SLS Audio音响公司合作,但双方的合作并没有取得成功。伯尔曼惊叹,是否Monster还有兴趣生产耳机?必须的!他们肯定有兴趣。
  转眼间,半年时间又过去了。Beats的品牌“Beats by Dre”惨遭失败。随后,SLS又开发出一款耳机原型。但凯文•李不喜欢这款产品,称它的尺寸太大。“戴在头上后照镜子,并不好看。”
  后来,Monster又设计出了40-50款耳机原型,这就为公司带来了额外风险。凯文•李承认,他的父亲并不看好这次合作。因此,他背着他父亲,在未取得任何人同意下,动用了Monster的数百万美元资金。他表示:“我们在2008年CES上举行了产品发布会。在我们还没有签署任何协议之前,我已经在工程和营销方面花了150万美元”
  凯文•李当时玩的过了头,他忘记了父亲对于这家公司所设想的未来,并且他为这家公司的发展并没有提出清晰的发展蓝图。他表示:“那时,我们并不知道要生产什么,产品价格的是多少,成本是多少。”在获得商业合作之前,凯文•李已经秘密开发了一整套电子产品。甚至在还未获得Dr. Dre的点头之前,凯文•李就已经开始开发魔声Beats耳机。这时候,他感到了恐慌。凯文•李说:“这已经不是不服从命令的问题,我将失去父亲的信任。我已经为公司积攒了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库存。他会杀了我的。”
  如果凯文•李无法达成合作协议,他所要面对的将是财务和家庭关系两方面的自我毁灭。因此,他想尽一切办法来尝试达成交易。他表示,这是 Interscope所遇到过的最复杂的合同。他每天必须应对Interscope雇佣的律师团队,这些律师每天啥也不做,只代表Interscope与凯文•李进行谈判。
  有人赢,也就会有人输。最终,Monster与Interscope达成交易,成立Beats Electronics公司, 并开始生产Beats品牌耳机。不过,他们必须都接受这一现实:对于Monster所开发的所有东西,他们的所有权都属于艾欧文和Dr. Dre,这其中包括耳机、头带、驱动器,还有遥控器。Monster负责整个产品的制造和分销。
  Dr. Dre的团队做什么呢? 在经历了数月开发之后,凯文•李向Dr. Dre展示了第一款最终成品。Dr. Dre戴上耳机,听了一首《In Da Club》后说:“就是它了”,这就是所有人需要的!魔声Beats耳机开始投放市场。
  随后,凯文•李希望与大批音乐人合作,来为魔声Beats耳机做宣传。他极力尝试让魔声Beats耳机进入主流市场。不过,想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艾欧文对凯文•李说,主打“优质音质”营销和让消费者了解这款耳机都需要花很长时间。因此,营销策略需要“迷惑”大众:比如可以将Beats宣传为最热门的耳机产品,声音就像特洛伊木马,Beats就是全方位的音乐音频产品。
  这一策略果然凑效,Beats获得了数亿美元收入。凯文•李承认:“孩子们去百思买购买Beats耳机,并不是看重其优质的音质,而是由于产品 本身看起来很酷。”而Monster也开始改变自己的定位,从音响设备制造商转型到一家时尚公司。魔声耳机成为了美国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品牌。这款耳机能“屏蔽”掉街头噪音,并且长时间带它也不会感到有什么不适。也许Beats耳机的质量被放大了,其定价可能过高,但耳机不是球鞋,耳机是复杂的、小型电子产品。一款产品可能需要花数百万美元开发,可能要淘汰许多原型设计方案,可能要经历好几年的谈判。
  4)恩怨是非
  不过,如果你去问问Monster的合作方Interscope,后者会表示, Monster团队并没有出多大力,他们的贡献还不如联邦快递和富士康。不过,Monster却承担者Beats耳机的制造和分销。Beats Electronics否认了Monster在Beats耳机设计和音频设计中所扮演的角色。该公司表示:“我们有自己的工厂,我们控制着一切。耳机音质是由我们来负责,因为我们拥有音频专利,这绝对是属于我们的!”
  尽管Beats Electronics 首席执行官卢克•伍德(Luke Wood)表示,双方仍然是朋友,但他声称音频专利是他们自己的,而他的“朋友”——Monster仅负责采购部件和挑选适合魔声Beats耳机音质的原材料。
  而Monster却否认了这一说法,并且提供了一些机密设计文件,上面显示了他们在工业设计和音频设计方面所做的工作。
  对于Beats Electronics的说法, Monster感到很气愤。诺尔•李表示:“他们根本就没有一名工程师。毫无疑问,Monster设计了 Beats耳机的音质。他们告知我们他们的需求,并予以批准,我们就会设计出他们所需的音质。”
  当HTC对魔声Beats示好后, Monster看到了一次不错的赚钱机会。HTC以3亿美元收购Beats Electronics的51%股份。这笔交易对Interscope来说是幸运的,但对于Monster来说却是不幸的。这笔交易让Beats Electronics投入了HTC的怀抱。Beats Electronics公司发言人表示,这笔交易将使该公司的运营更敏捷,提高了公司运作效率。不过对凯文•李父子来说,他们所获得只是一些安慰罢了。
  Monster获得了一笔分手费,而Beats Electronics则拿走了一切,包括Monster在耳机音质方面的所有努力、所有专利、商标设计以及品牌名。艾欧文曾尝试让Monster在魔声Beats 耳机外包装上删除公司名称,仅保留“Beats By Dre”的字样,不要Monster公司标志,不要提到任何有关Monster字样。在Beats Electronis与HTC的达成交易后,Monster失去了一切,他们无法使用他们自己开发的技术来与自己一手培育的公司竞争。同一年,Beats Electronics营收达到5.19亿美元,并在100美元以上高端耳机市场上获得了64%的份额。
  Monster与Interscope之间矛盾与恩怨很难让人去做评价。不过,上周Monster公司宣布,他们将和另一名知名嘻哈艺人Swizz Beatz合作,并推出新款旗舰耳机——“Diamond Tears”。

2013年8月13日星期二

一个大学生自述:我是如何把我的公司做死的

在线教育在2013年,从新又成为资本市场的热点,大家对这个在中国新兴起的产品都抱有极大的热情和看好,并且涌现了像猿题库、传课、多贝、91外教、51talk这些在线教育公司。

他如今已是线教育资深从业者,但早在2009年,其大学毕业之初,在懵懂的创业中,遭遇了自己的在线教育滑铁卢。彼时,他如何创业,又是如何遭遇败局的,在一家咖啡厅,他向黑马哥娓娓道来他的创业史,以下为他的口述。

我是西部的一个农村的孩子,很不容易才考上这个大学的,所以,我深深的知道教育对于农村或者西部边远区域的孩子意外味着什么。大学期间也陆续的做过一些创业项目,但是都只是小打小闹,没有像后来一样,做一个在线教育网站这么大的一个概念。

大学一毕业,我没有急着去找工作,而是决定自己创业。所以我就有了一个做在线教育网站的想法。当时是2008年,市场上还没有所谓的这个外教网那个外教网。至于为什么要去做在线教育网站是基于以下几个需求纬度的考量:第一,中国教育垄断性太强烈,好的师资都在名校手上,学生基本上考一个好高中或者在一个好城市就一定意味着好教育好升学率,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这一个现状。第二,互联网与教育结合一定是大趋势,只有互联网这样开放的工具与平台才可以改变我所说资源分配不合理和师资集中垄断的现状。
所以基于以上几点,我决定做一个主要是面向三四线城市的在线中小学家教培训网站,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家教网站,国内很早之前就存在了家教网站,比如XX家教吧,但是这些网站主要是家教中介,就是说这个家教还是要到用户家中去教学,且不说网站控制力差不说,而且没法解决我所说的帮助问题。

所以,我一开始就不是做这种模式,要做的是一个闭环,所有的体验,测试,教学,支付,评级这一系列闭环都在网上完成的互动式家教平台。

有了这个点子,下一步就是资金,当时我手上并没有太多钱,也没有筹集资金的经历,所以就去学校的论坛BBS上发帖寻找投资。结果有一位师兄通过网络与我见了一面之后,就决定先投资我10万元,我有了第一桶创业资金。

有了第一桶资金之后,在何处设立成了大问题,我当时在北京的学校读的书,但觉得10万块根本不够在北京花的,所以,听从师兄的建议,来到了武汉这个陌生的城市,除了是因为是师兄工作的城市,更是因为武汉是教育重镇,市场足够大。

当时,我手上的资金其实完全不够推广的,所以第一批用户最重要,把这一批用户保留下来,并且让他们持续的续费,就能够成功了初期的想法最单纯。但是后来的经历证明了我最初设想的不现实。

怎么招生?毫无经验,所以我仔细的了解一下其他传统机构招学生的办法,并向他们请教,发现正常的营销思路都是:拿学生名单,然后聘请电话销售,然后疯狂的电话邀约。

了解到这一点之后,我接下来做解决了一个在线教育网站最核心的两个问题:

第一步是体验。因为家长不太信任不出名的网站,所以我决定大规模免费的体验,我直接让家长带着学生到公司体验,甚至可以直接在现场约老师上课,然后我们给一个房间给他,和远在北京上海的比较好的老师面对面上课。现在炒的很热的O2O,我们那会就算在实践了。这中间我改进了一个过程,就是最开始本来打算让学生通过QQ上课,后来忍痛为了用户体验效果,也为了更加严格控制教育内容,我租用了会议视频系统,这个日后成为公司最大的成本之一。

第二步解决用户源。我采用了三个到现在也觉得很不错的办法,第一个是直接花钱买下了几个XX家教吧,直接把这个家教吧上面的用户导到我的网站上。这个网站每天可以跟我网站导入不少注册用户。第二个我买下了某个分类信息网站的所有省级城市的家教板块的广告,这个上面的用户都很精准有效。第三个:免费体验加电话扫街。这三个方法虽然非常的草跟,跟那些高端大气的大网站动辄上百万的推广比,显得那么寒酸,但是最后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正式运营后,我发现了公司相对于传统机构的一些优势了,第一,老师,虽然想请真正的名师,可惜的是名师价格太贵,于是我退而求其次,大量使用名校生,也就是清华北大学生,没想到这个比我想象的效果好多了。第二,省去了租用教室的费用,更重要的是通过我的在线营销,获取的用户来自全国各地,而且以小城市居多,这证明那一段时间,用户基本很稳定,客单价也很高,等到体验以后效果很好的,家长直接就3000到4000元价格买的,然后很快积累了几百个用户。

就在一切都向好的时候,我开始犯错,这可能是所有初次创业者都会犯的错误就是开始急于求成,我之后做了两件对公司影响非常大的事情:

第一个,是接受了媒体的采访。做为一个早期项目,在内部流程都没有理顺的情况下,决定扩大影响力,没想到这个事情对我造成了一个致命的影响。我没有想到电视媒体会有这么大的冲击力和影响力,在接受采访后的当天,大量的流量涌入我的网站,网站当时没有真正的技术,模板更是拷贝过来的,也没有所谓的后台支撑系统和数据缓冲,一下子网站就崩溃了,直接导致其他用户根本就上不了课了,对用户的体验造成了很大的伤害。这个事情给我一个很大教训,在内部技术和运营体系没有理顺的时候,不要亲易宣传,哪怕来了这么多流量你也承接不了。

但是当时被一点点胜利冲昏头脑的我根本没有想着怎么去改进网站技术,也没有想着为网站招一名技术开发者,在网站恢复后,我又做了第二个错误的决定,居然跑到贵阳去开了第二个办事处。当时考虑,武汉负责中部地区的销售,再增加一个贵阳销售团队来辅助,这样在理论上公司就会有更大的市场和更多的学员,但遗憾的是我就没有考虑到成本问题,也没有仔细的计算员工的工资与成本,最终这个行为给项目带来了灭顶之灾,我很快发现,公司现金流不够了,虽然不断地有学员来报名,但仍无法负担两只团队的开销。当现金流出现问题的时候,我并没有想着去融资,实际上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也根本没有渠道去接触VC。

接下来的第三个问题,就是用户流失。产品没有考虑到用户的定位的问题,起初公司用户都是高考学生,但是高考完之后,他们可能不再需要这种服务,所以,老用户大量开始流失,因为,当时资金已经很吃力,根本无力再去吸引新的流量,但同时,又没有办法去吸引新的客户进来,网站就这样断断续续生存着。

接着我又犯了后悔至今的一个错误,当时觉得网站每天都有人报名,流水也还不错,就这样熬着,等到这个市场爆发的时候,机会就会来了。因此,就拿着手上的资金去买了一套房子,因为觉得那个时候房子肯定会增值。

就在买了房子之后,没想到网站形式急转直下,老客户流失的越来越严重,迫切需要打广告的资金告,但是这时我已经没钱了,最终,几个月之后,我的第一次创业就这样失败了。

俩年后的今天,在线教育已成为了投资的热点,而在这两年中我一直不断地思考,这样一个存在着需求并且能够明显的解决问题的项目为什么最终的会做失败,我总结出以下几条,希望与大家探讨:

第一,不逢时。在线教育一定是大的趋势,现在不管是是多贝,还是51talk,91外教都在这个领域做得不错,但是,作为一个市场先行者,在没有风险资本支持下,成功绝对是偶然,失败一定是必然。市场还需要时间教育,一个产品做得太早或者做得太迟都不好。

第二,缺乏规划。做时没有想清楚每一步该怎么做,感觉是做到哪一步算哪一步,最后的结果是死掉。

第三,盲目扩张,一个点都没搞定的情况下,却一下上了俩个点,加速了死亡。

第四,对市场投放没有反馈与分析。只知道投方,却没有做精细化的市场反馈与论证,没有搞清楚为什么流量有时候多有时候少,所以新会员减少也就是必然的了。没有准备充分,没有预料到资金的风险,在做的不错的时候没有进行及时的新一轮的融资

第五,没有联合创始人。一直都是一个人单打独斗,只注重销售,却忽视了互联网产品最重要的是用户体验,团队没有产品和技术,只凭自己销售之力。同时做为一个大学生初次创业,管理团队也会存在很多问题,由于公司的工资开的很低,所以内心对员工有愧疚感,当一些员工犯错的时候,甚至不忍心的去指责他们的错误,并容忍了他们错误,最终导致团队失控。

第六、资源不足。做为大学生创业,很少有风投来投资你,归根结底,我做了一个极度需要资源和资金的项目,而自己又缺乏经验,所以,失败就是必然了,当然,如果当时能有资源能够融资更多,可能最终就不会是这个结果了。

第七,对现金流没有清晰地认识。总觉得,只要有启动资金了,有客户进来了,现金流就会正常了,结果由于资金一直不充足,自己又慌了阵脚,接连做出错误的和非理性的判断,加速了项目的死亡。
题后:我问朋友,如果再给一次机会,你还能成功吗?朋友说,每一次失败都是经历,创业者永远不知道前一次失败会不会成为下一次成功的原因呢?我相信上帝冥冥致之中自有安排,但会更垂青那些努力的人。